我们都知道开春鱼瘟的死亡量大,如黄颡鱼、草鱼、鲫鱼等,这是年年开春都头疼的问题。但你可否知道要预防开春鱼瘟,要在越冬期就开始。正所谓,功在越冬前,利在开春后!
鱼类越冬期常见问题
1、缺氧。冬季鱼类虽然很少摄食,活动量减少,但仍需要一定的溶氧来维持缓慢的呼吸。水中的溶氧主要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和空气中氧气溶入来补充。然而,在北方地区,池塘水面一经霜冻结冰,空气中的氧气就不能溶于水中;
在冬季鱼类大多数聚集在池塘最深处底层,如果池塘水质差,鱼儿体质弱,更易引起鱼类缺氧而窒息死亡;
2、中毒。越冬池底的淤泥、残饵、粪便经分解后产生氨氮、亚硝酸氮、硫化氢等,对越冬鱼类会造成巨大的威胁;
尤其是亚硝酸盐,它会降低细胞的携氧能力,降低鱼类对低氧的耐受程度,造成鱼中毒甚至大批死亡(有时是全塘死亡);
3、病害。冬季水温低,鱼类的病害相对较少,但也有疾病极易在冬季发生,如小瓜虫、孢子虫等寄生虫病,水霉病也是冬季常见鱼类疾病。
越冬前做好以下几个要点
1、合理规划越冬鱼存塘密度,降低水体承载负担;
2、越冬前加强改底调水,降低开春水质恶化风险;
3、入冬前做好一次消杀处理,尤其拉过网的鱼塘,降低后续感染风险(尤其水霉)。
4、越冬期结合水温、天气情况适量投料补充能量,防止体质消耗过大,避免越冬期完全停料,采用优质饲料;
5、越冬期水温降至18℃前,开春期水温升至10℃前,各做一次水霉的消杀防控,提前降低感染风险。实践表明水霉病程长、恢复难是“鱼瘟”的催化剂;
6、越冬前至少半个月,开始做肝肠保健,修复前期加料造成的肝肠损伤(潜伏性隐患),消除肝胆综合征隐患(脂肪肝),从而保护鱼体的基础代谢能力与免疫调节能力。
7、开春期鱼类肠壁变薄、肠绒毛脱落严重,要促进肠粘膜修复,为后续投喂打基础;
8、开春期既要缓加料、又要促消化(消化酶活力较弱),以避免肠道二次损伤。
9、开春“鱼瘟”防控原则是不带病越冬!
最后,开春闹鱼瘟,很多时候是越冬管理不到位造成的,提醒你越冬来临前一定做好管理工作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水智科养殖服务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8085.com/56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