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大宗原料价格不断攀升,动保原料市场也随之进入暴涨模式,近期大部分企业开始发布涨价通知,后续产品涨价恐将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今年以来,大宗原料价格不断攀升,动保原料市场也随之进入暴涨模式,加上下半年开始的限电限产政策,动保企业面临停产或开工不足的困境。双重影响下促使生产成本大幅上升,近期大部分企业开始发布涨价通知,后续产品涨价恐将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01
多种原料暴涨
最高涨幅超200%
据农财宝典-大国渔业调查,今年以来上百种化工原料价格暴涨,尤其是下半年开始涨幅更加明显。其中磷化工、氯碱、尿素、环氧树脂、醋酸、部分维生素、糖蜜等板块增速强劲,最高涨幅超200%。

受上游化工原料涨价影响,水产动保常用的消毒剂类、化学调水改底类、维生素类产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。此外抗生素价格也随之出现较快上涨,近期氟苯尼考价格已涨至730-745元/kg,盐酸多西环素(强力霉素)成交价达730-740元/kg,恩诺沙星也维持在250-265元/kg的高位运行。
02
众多企业发布涨价通知
但年内真正落实者并不多
在“双碳”“双控”政策下,全国各地陆续出台“开三限三”、“开三停四”等限电措施,众多动保企业面临开工不足,甚至停产的局面。


除了原料上涨和限电的制约,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出台的1号文件也打乱了大多数企业的销售计划,导致利润率降低,另外今年新版GMP改造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。多方因素影响下,众多动保企业开始顶不住,纷纷向下游经销商发出了涨价通知。
涨价通知








虽然大多数企业都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通知了下游经销商会涨价,但目前真正实施涨价的企业其实并不多。据某大型动保企业内部人士介绍,有一定实力的动保企业一般都会在每年的年底进行充足的原料采购,采购量基本可以满足次年全年80%以上的生产需求。而动保企业也习惯在年初定好全年的价格,只要不是十分特殊的情况,一般全年的价格体系都不会随意改变。虽然原料价格上涨和限电政策的确大幅提高了动保企业的生产成本,但多数企业去年储备的原料基本都能够撑到今年年底,加之年底属于水产养殖淡季,动保产品使用量降低,所以大多数企业均处于观望状态。如果到了年底大量备货的时候原料价格仍旧继续上涨,企业肯定会被迫涨价,进而影响明年产品的价格。
03
大宗原料进入涨价周期
明年产品价格大概率上涨10%-30%
本次全球性大宗原料涨价潮和2020年世界货币大放水有关。去年全球多个国家疯狂印钱,仅美国就印了大约4.5万亿美元,全球性通货膨胀不可避免。中国作为产能最大,又是疫情控制得最好生产恢复最快的国家,大量美元流入中国购买中国生产的产品,导致出口创历史新高。大量的钱流入国内市场势必会让物价和房价不好控制,这就必须尽快把钱花出去,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影响,对外投资方面受阻,只能在原料采购上加大力度,而这势必会推高原料价格。不管是像澳大利亚、巴西这种在美国影响下的原料供应国,还是欧美这些芯片生产国,对我国来说都处于供应链上游,在中美贸易竞争的大背景下,涨价赚中国的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。我国的应对措施也必定是提高出口产品价格,因此无论是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去除低质产能,还是利用限电政策倒逼企业抬价,都是应有之意。
本轮原料涨价潮预计持续时间会比较久,未来有可能进入涨价大周期。受此影响,明年的动保产品终端价格将会大概率上涨,且涨幅不会太小,特别是涉及到我国急缺或难以替代的一些原材料领域,如矿石类、塑材、石化材料、芯片等。而我国水产动保产品当中,化工类原料制造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,根据业内人士推测,明年大部分动保产品终端价格极有可能涨价10%-30%,特别是消毒剂、化学调水改底类、矿物元素类产品,建议各位同行做好提前备货准备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水智科养殖服务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58085.com/5625